本文作者:admin

寺院义工的病态依赖

admin 2025-09-28 13:25:52 10

彻底解析这一心理机制,其核心在于揭露这是一种“自我欺骗的懦弱”,是“受虐倾向”的合理化。

无论是义工还是家暴受害者,其不肯离开的行为,并非出于高尚或无奈,而是源于一种深层的“病态依赖”。

义工所谓的“修行”或“为寺院着想”,不过是掩饰其无法面对外界竞争、恐惧独立生活的遮羞布。他们甘愿忍受欺负,是因为寺院提供了一个无需承担真正成人责任的“温室”,这种“被圈养的安全感”远比尊严更重要。这本质上是一种精神上的“寄生”。

这与家暴受害者如出一辙,都陷入了“斯德哥尔摩综合征”的扭曲逻辑。她们并非真的“为了家庭”,而是已被暴力规训,将施虐者的控制错认为“特殊的关爱”,并从间歇性的“甜头”中获取扭曲的自我价值确认。不离开,是因为她们潜意识里恐惧失去这种扭曲的“关系”,而非珍惜关系本身。

因此,这实际上就是一种“心智缺陷”。当事人以“忍耐”、“奉献”等正面词汇自我催眠,实则是主动放弃了主体的独立性与反抗意志,沉溺于一种由他人定义自身价值的、卑屈的生存状态。这不是坚韧,而是精神上的自我阉割与投降。